簡介

【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 】整合型計劃



中研院主題計畫「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的目的有二:一是梳理日治臺灣哲學文獻,釐清長期被忽視的本土哲學傳統,使前人思想大白於世。二是將二〇年代興起的實存運動連結到近年對臺灣哲學主體性之研究,除了為戰前以來的本土哲學傳統「繼絕學」,更要替當代困境尋找未來出路。換言之,本計畫除有哲學史上的重要性,亦有其跨時空的哲學重要性(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首先,自九〇年代起臺灣研究已有豐碩成果,然而不論在文史學領域或整個哲學界,對日治臺灣哲學仍舊所知甚少。哲學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重要一環,若缺少相關考掘則有不完整之憾。但解嚴後,除廖仁義在1988 年曾分析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李明輝在1995 年探討李春生思想,整個學界對早期本土哲學研究雖有零星論述卻並不熱衷。彷彿在1949 年以前臺灣未曾發展出本土哲學,或誤認為即便有亦未臻成熟而不足道也。但事實上,臺灣當代哲學的誕生,正是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那時臺灣哲學家正面臨殖民同化的生存危機,紛紛汲取基督教神學、德國觀念論、辯證唯物論、美國實用主義與繼起的海德格哲學等歐美思潮的養分,對於上述危機展開各種大膽的論述與運動。他們共同關心的問題是,如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那它到底是什麼?他們思想的共通特徵是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反覆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現況。以存有問題出發,正是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這種存在辯證不只發生在學院中,更體現於各種政治光譜的改革場域。為指稱此一共同現象,本計畫名之為「實存運動」(Sit-chûn Movement)其定義為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為抵抗殖民同化,原以歐美哲學作為思想武裝與行動策略,進而發展成對臺灣的社會反思與文化建構。其代表人物至少包含了林茂生、洪耀勳、陳紹馨、林秋梧、蘇薌雨、郭明昆、張深切、黃金穗 、黃彰輝、廖文奎等。這個特徵,正符合廖仁義(1988,頁24)所言:「臺灣哲學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囿於學院藩籬的觀念推演,而是源自於民間尋找反支配思想的需求。」可惜這些深刻思辨與運動實踐,除了在帝國皇民化與戰時體制下受到壓制,戰後兩蔣威權統治下的戒嚴時期更是禁忌,終而造成本土哲學發展的斷裂。


本計畫目的之一,正是為了稍微填補這一段思想史上的空白。我們的工作除了儘可能蒐集佚失的早期日、英文哲學文獻,也要翻譯與判讀這些文獻以釐清其思想重要性。目前我們已初步蒐尋到263 篇文獻全文並電子化,但不少重要著作,如洪耀勳〈臺灣文化的詮釋學方法〉的和黃彰輝的〈不安的倫理性〉依舊闕如。未來我們將翻譯並研究這些早期文獻,並編纂成文獻選輯出版,以利後人研究。


其次,本計畫盼能將二〇年代興起的實存運動連結到近年對臺灣哲學主體性之研究,除了接續斷裂的本土哲學傳統,更要替當代困境尋找未來出路。百年來臺灣外強環伺,常重複於各種反支配鬥爭中。從日本接管初期的武裝抵抗、中期的政治反抗、到後期反對文化同化等。乃至今日,中國成為新的強權,臺人依舊反對經濟過度依賴、政治傾中、文化霸權等。然而除了義憤「反對什麼」,正面的理性論述在面對外強時卻更顯重要(瞿宛文2015)1936 年洪耀勳以海德格、黑格爾哲學來建構臺灣文化特殊性的大作〈風土文化觀〉就是極為難得的正面論述,將實存運動興起以來文化主體性的建構帶向高峰。但隨著中日戰爭爆發,其本土哲學發展也隨之中斷(洪子偉2014)


近來,陳瑞麟在〈島嶼上的科哲〉(2010)、〈邏輯實證論在臺灣〉(2011)已討論到戰後臺灣哲學的諸多問題,並點出正面論述的重要性。但這樣的觀點要如何與戰前的哲學傳統對話,是將來關注的重點。再者,當我們在嘗試建構(或重構)本土哲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少後設問題(例如「臺灣哲學」是否是自我矛盾的字詞?強調在地特色的「臺灣」是否與強調普遍原則的「哲學」不相容?)所幸,陳瑞麟在其〈可以有臺灣理論嗎?如何可能?〉(2016)中所提出的「理論的理論」分析,已為相關論述提供基礎。未來本計畫將在此論述上,透過概念分析來釐清臺灣哲學主體性的規範性(normativity)問題,進而提出文化主體性的正面論述。同時本計畫也鼓勵參與的15 位學者與9位學生積極對話以形成本土哲學的學術社群,促進學界對當代臺灣哲學的研究風氣。

此外,臺灣當代所面臨的挑戰多與二十世紀初期相彷彿,令人詫異。本計畫希望藉過去哲學家的論述為我們現代所面臨的困難提供解答。正如《存在交涉》一書所指出:「近百年前,林秋梧透過馬克思理論批判當時佛教向資本階級靠攏,對照今日臺灣宗教團體財閥化,依舊適用。林茂生從杜威觀點抨擊同化教育將統治者的信仰價值強加諸學子,在近日教育部課綱爭議上,更顯諷刺。此外,洪耀勳借用黑格爾的主客辯證來證成臺灣在文化上的獨立性、或是廖文奎以四個論證來證成臺灣在政治上的獨立性,依然未獲普遍重視」(pp. 36-7) 。在戰後,東亞哲學常扮演反思當代社會與文化困境的角色,例如日本「京都學派」對超克近代的再探、中國「新儒家」以開出民主論連結中華文化與政治自由。同樣的,本計畫也希望藉由研究「實存運動」來替當前臺灣面臨的挑戰尋找出路,以對在地社會能有實質貢獻。

文獻評述方面,目前國內外雖有針對個別日治哲學家的研究(如吳叡人19992006、廖欽彬2010、洪子偉2014),但有系統地探討整個日治臺灣哲學的文獻甚少。國外僅有日本學者宮永孝〈西洋哲学伝来小史〉(2010)在介紹歐美思潮傳入日本時略提及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發展,且提及臺北帝國大學時僅以日籍學者為主。國內學者廖仁義的〈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臺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變〉(1988)是目前已知最早耙梳整個本土哲學史的重要文獻。另外,國科會出版的「建國百年」哲學學門報告〈哲學101:開新局、展新頁〉(2011)也有兩頁提到日治臺灣哲學的發展。可惜第211 頁所稱「洪耀勳在1949 年後因語言隔閡無法調適新的文化社會處境,遠走美國,客逝異鄉」與事實有出入(洪耀勳戰後任臺大哲學系主任20 年,捍衛學術自由導致情治單位整肅而爆發「臺大哲學系事件」)。最後,中研院/聯經所共同出版的《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2016),則集結海內外十二位跨領域學者,是戰後七十年來第一本針對日治臺灣哲學研究的學術專書。該書導論介紹了李春生、林茂生、周在賜、郭馬西、蘇薌雨、洪耀勳、林秋梧、張深切、廖文奎、陳紹馨、郭明昆、楊杏庭、曾天從、吳振坤、黃彰輝、黃金穗、鄭發育、張冬芳、蔡愛智、林素琴等二十位日治哲學家的學說與事略,並提出日治臺灣哲學三大發展階段與四大學派系譜之說。此外,該書第二至第十一章則有國內外學者針對九位日治哲學家的專論:包括李春生在基督教觀點下的儒家詮釋、林茂生的陽明研究與殖民政策下的教育哲學理想、洪耀勳的實存概念與真理辯證、林秋梧的左翼佛學、張深切的孔學批判、陳紹馨的社會哲學理論、廖文奎從祖國派到臺灣民族獨立的認同轉變、郭明昆以西方人類學方法探討傳統經學與家族稱謂,以及黃金穗從研究數理邏輯到創辦《新新》來思索臺灣文化前途的歷程。

由於該書多位作者皆為本計畫之參與者,故而本計畫希望在《存在交涉》一書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化對日治臺灣哲學的研究。





計畫與單位





整合計畫:
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
洪子偉 副研究員
方萬全 客座教授
黃文宏 教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東吳大學哲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1)實存運動初探

高君和 助理教授
鄧敦民 助理教授
王一奇 教授
王鵬翔 副研究員
世新大學通識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2)臺灣哲學的主體性與跨日治時期臺籍哲學家的思想評論 

陳瑞麟 教授
蔡政宏 研究員
蔡行健 教授
中正大學哲學系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3)文明、歷史與共同體探索臺灣政治思想史之可能

吳叡人 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日本哲學在日治臺灣哲學的影響作用史廖欽彬 副教授
張政遠 講師
嚴瑋泓 副教授
上原麻友子 教授
志野好伸 准教授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系
東海大學哲學系
京都大學日本哲學系
明治大學文學部